整改隐患欲寻“招” 勤走“亲戚”是高招
——益湛铁路苍梧县石桥铁路派出所整改铁路交通涵洞
方便群众安全出行
“县市铁路护路办和派出所的民警经常来我们这里‘走亲戚’,路地协作在排洪涵洞内修建便道,我们村民出行、劳作方便多了!”,近日,记者在苍梧县石桥镇石桥村古砖组采访时,正挑着收割的稻谷经过益湛铁路排洪涵洞的村民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南铁公安处石桥铁路派出所以开展铁路道口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实践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情,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通过深化大走访活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勤走“亲戚”觅高招,对线路治安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针对辖区部分桥涵积水、淤泥堵塞影响行人、车辆通行,铁路两侧附近村民横越铁路易引发伤亡事故的问题,狠抓联防联控机制的落实,深入铁路沿线调研、察看,通过多部门“会诊”,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资金,整改影响群众出行的铁路涵洞交通隐患,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劳作难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沿线人民爱路护路的自觉性,截至今年11月,全所8名民警实现了辖区管段96多公里开放线路上无路外伤亡事故车辆肇事“两类”事故、无耕牛挡道、无危行案件“三无”安全年,开创了南宁铁路公安处建处来线路所“零事故”的先河。
村民和警察攀“亲戚”
“小黎啊,今天晚上回家吃团圆饭啊!”这是发生在今年中秋节的感人一幕。当天一大早,永安村的一黄姓村民提了一袋水果和一盒月饼来到石桥派出所,顺便请“亲戚”黎宗祺所长晚上到家吃饭。像黎所长那样,辖区铁路沿线村民中“认亲”的在石桥派出所民警中还真不少。
“我们深入村庄走访多了,为村民多办实事,村民自然把你当亲人。”所长黎宗祺向记者道出了实情。
南铁公安处石桥铁路派出所是益湛线梧州段最北、管辖线路最长、也是条件最为艰苦的一个派出所。该所位于苍梧县石桥镇永安村,管辖铁路线路96.79公里,沿线经过梧州、贺州2个市的3个区8个乡镇,人口20多万。自从建所以来,该所8名民警分组对辖区沿线乡镇、村屯、学校进行基础调查,开展爱护铁路宣传工作。
石桥铁路派出所自从建所以来,民警们开展“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活动,他们每进一个村屯和每一户人家,都会与群众拉家常,吃家常饭,群众主动与这些民警结对子“认亲”,每个民警都是用自己的双腿把96.79公里线路和沿线两侧的村屯走遍,对自己管内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他们用相机记录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同时,民警通过走访排查出困扰群众的一个个问题,影响到铁路安全畅通的一个个隐患,与一个个村民攀上了“亲”,结下了深厚感情。据统计,截止今年11月,石桥铁路派出所开展大走访活动18次,走访村民群众3万多人次,路地协作开展知路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8场次,受教育人超5万人。
路地“把脉断症”为民生
自去年7月1日益湛铁路顺利开通以来,由于铁路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交通涵洞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致使沿线村民群众出行、劳作带来了困难。
“铁路一条线,连着地方一大片;铁路不安,社会不稳;铁路一断,社会容易出现混乱。能否保持铁路治安稳定和安全畅通,直接影响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目标的顺利实现。”梧州市护路办主任孙传庆感触地对记者说。
今年4月份,石桥铁路派出所在开展铁路沿线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在苍梧县沙头镇铁塘村上义坪3个组位于益湛线K642+040m至360m铁路边, 80户村民有200亩的经济林和山林在铁路的另一侧,村民要到对面山上耕作需绕道1公里多。因此,在K642+050m、K642+140m和K642+320m三处的防护网经常遭到村民破坏。5月4日,梧州市护路办主任孙传庆亲自带领市县、乡镇和村4级护路办(护路工作站)到石桥铁路派出所调研“会诊”。大家在“会诊”中指出,解决铁路交通涵洞,其实只是 “点”上的问题,解决起来单考虑点的问题显然不够;只有需要采取 “专家会诊”和 “集中会诊”的办法,深入调查研究,争取铁路工务部门和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从机制、规划、建设和管理等 “面”上发力,标本兼治,才有望创造益湛铁路通畅的交通环境。石桥铁路派出所领导提出拟将K642+040m处30多米长的排洪涵洞改为交排涵洞,彻底解决该路段的安全隐患,但需水泥5吨,要求梧州市护路办帮助协调解决经费问题。市护路办领导高度重视此事,当天下午即驱车赶赴沙头镇,与沙头镇党委、政府领导协商,并得到了沙头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承诺按改造交排涵洞工程的实际,需要多少水泥就提供多少水泥。目前,石桥铁路派出所正在积极协调争取铁路工务部门的支持,使改造工程能够尽快实施。
路地联手共创 警群合力谱歌
去年以来,石桥铁路派出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创建“五无平安铁路示范村(社)”活动为载体,紧密依靠当地政府,将路地联手共创“平安铁路示范路段”纳入当地平安建设重要内容,责任落实到管段乡镇村(组)、一线,坚持路地联手共创,警群合力共谱平安和谐铁道歌。
该所将辖区管段确定的8个重点防范区段,科学合理安排警力,聘请沿线乡镇、村屯有威望的干部、村民担任义务护路队员50名和20多名联防队员。“当地人处理当地事笔我们民警容易多了。”派出所所长黎宗祺说道。这些护路联防队员就好像遍布铁路沿线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发挥铁路护路的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三大员’作用。2009年5月14日,铁路建设施工导致苍梧县沙头镇沙岐村3个小组14户村民的7亩农田无水灌溉耕作,村民要求施工单位征收或者赔偿损失。石桥铁路派出所了解到情况后,会同地方政府、村委会和护路队员及建设施工单位协调,最后建设单位同意对14户村民的7亩水田改旱地进行合理补偿,从而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保证铁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和维护了社会稳定。
这些义务护路联防队员还协助派出所民警每天24小时加强线路治安巡查死盯严守,同时,派出所对线路民警和保安员奖励到位,民警和保安员、护路联防队员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在沿线各乡镇、村屯通过广播电视经常性地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知路、爱路、护路”通俗易懂的铁路安全常识,利用当地影响力的民间文艺会同文化部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送法下乡宣传活动,自筹资金将爱车护路年画送进沿线千家万户,在容易发生路外伤亡和耕牛挡道等问题的重点复杂区段,刷写不同内容的醒目标语、警示牌,使爱车护路防伤深入民心。
(记者李继远 通讯员谢儒泽 管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