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法院为困难户配送“爱心快递”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6-03-29  分享到:

为了深化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3月28日,在苍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文萍的委托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家斌带领办公室主任黎毅华、岭脚法庭庭长杨坤及岭脚法庭部分干警前往岭脚镇廊村村,为五位典型困难户送去了“爱心快递”。

当天上午9点, 整合好的“爱心分队”从苍梧法院出发,一路风尘仆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奔波,法院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廊村村委会。与村委干部再三核对困难户名单并进一步了解困难户情况之后,“爱心分队”正式开始了“配送”工作。

“顶梁柱”的无奈

走过村中的羊肠小道,“爱心分队”首先来到了童汉光的家中。

“你好啊,我们是苍梧法院的,来看望你一下。”钟家斌副院长热情地与童汉光打招呼。

“你好你好,请坐吧……不要嫌弃,我家什么都没有……”童汉光抱歉道。

确实,童汉光家中最显眼的,就是他几年前在旧货市场中淘到的一台二手电视、两张木椅,其它什么也没有。

两个身患残疾的孩子在读初中,四口之家的日常开销全靠童汉光一人务农来支撑,农闲时,他还要去打些零工,生活较为窘迫。

“人生总会遇到波折,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克服,日子总会变好的!”钟副院长鼓励童汉光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

我考上一本,妈妈会哭吗?

道别童汉光,“爱心分队”又辗转来到童二坚家中。进入门口,满墙的奖状尤为醒目。

“你就是童二坚吧,听说你有个读书很厉害的女儿是不是?”钟副院长询问童二坚其子女的情况。

童二坚身有三级残疾,后又患中风,一只手一条腿已经不能动弹,听到钟副院长夸赞自己的孩子,他心里乐开了花,不住地笑着,咿咿呀呀却说不清话。

童二坚有四个孩子,三个在读书,一个年龄尚幼。其妻子是家中的唯一劳动力。

“我的孙女可厉害了,成绩总是很好的!”因为童二坚的妻子不在家,其母亲前来接待慰问人员,老太太在一旁欣慰地说道,“我孙女还问她妈妈,考上一本会不会哭,要供她读大学太难了……”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那么有出息是件好事,家里实在困难,可以向村委反映,我们法院能帮也会帮的。”钟副院长安慰道。

甜蜜的重担

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苍梧法院一行人来到一处破旧的民房前,孩童大声的哭闹让人顿生怜惜。

这是其中一名困难户刘海波的家。

“我儿子刘海波去村卫生所看病了,家里只有他妻子在带两个年幼的孩子。”刘海波的父亲代替其子接待慰问人员。

有两个伶俐的孩子是幸福的,但对这个家庭来说,却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刘海波自己身患二级残疾,丧失劳动力,四口之家的重担全落在了年轻的妻子身上,耕几分薄田,打几份散工,小日子过得很是艰辛。

“两个孩子还那么小,真是不容易,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向我们说说。”钟副院长对老人家说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

从刘海波家中出来,沿着泥泞的村路继续往里走,村委干部将小分队带到一座泥山前。

“你们来啦!欢迎欢迎!”刘振标从泥山旁简陋的棚子中走出来。

这泥山原本是刘振标计划建的新房,但由于实在没钱,他与妻子连地基都打不了,没办法申请危房改造补贴,所以他们只能继续挤在这间塑料布搭起的棚子内。

刘振标有五个子女,两个外出打工,三个还在读书,前些年遭遇意外刘振标丧失了劳动力,旧房也倒塌了,现在只有妻子在家一边照顾他,一边务农补贴家用。

“感谢法院,感谢共产党,共产党就是好啊!”老两口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着感谢,“你们留下来喝碗粥再回去啊!”

“不用啦,我们还要继续送爱心呢!”“爱心分队”婉拒了他们的邀请。

那人,那山,那狗

最后一站,“爱心分队”来到了莫亚凤的家中。莫亚凤的丈夫前些年去世,留下了刚刚建好不久的房子。三个孩子还在读书,为了撑起整个家,莫亚凤只好长年外出打工,留下两个老人守着房子。

“领导好领导好……”莫亚凤的父亲看到陌生人来看望,又是激动又是窘迫的。

“老人家你好,我们是苍梧法院的,来看看您,您过得还好吗?”钟副院长关切地询问道。

“我挺好的……有大黄陪着……”老人家点头笑笑,指着门口的大黄狗说道。

“这是苍梧法院送给你们的一点心意,遇到困难不要怕,可以向我们说。”这是“爱心分队”一行人那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困难时的孤独与无助。苍梧法院坚持“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力争精准扶贫出实招、见真效,切实以民为本,为困难户送去关爱的同时,鼓舞他们重拾起对生活的希望。

前路不再迷茫,因为有你们的温暖。

苍梧法院代表慰问困难户

张玮茹 姚兵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苍梧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苍梧县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